传统水墨,现代灵魂。“第九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暨“第八届深圳水墨论坛”系列活动日前在深圳拉开帷幕。包括“新中国画VS新水墨画”主题展、“墨海新境”特别展、“鹏城墨韵”专题展在内的三个展示单元在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美术馆等三大美术馆同期展示。103位海内外艺术家参与展出,14位理论家将与会讨论,展出作品达300余件。
多年来,双年展对于水墨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水墨艺术已经从较为单一和封闭的形态迈向多元和开放空间的今天,“第九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从作品入手,依托深圳水墨双年展论坛的学术研究,尝试对水墨艺术的丰富形态进行完整呈现。
理清“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的发展线索
长久以来“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互不往来。近20多年来,针对以上两种形态的艺术展览尽管很多,但将这两种形态的水墨集中起来办展并进行比较研究的活动却还没有过。
本次水墨双年展的一大重头戏便是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新中国画VS新水墨画”主题展。该展由鲁虹策划,他依据对近30年水墨艺术的观察和研究,首次以“新中国画”和“新水墨画”这两个概念来概括当下水墨创作中存在的两个艺术体系,并将两者放置在一起做出展示。
策展人鲁虹认为,“新中国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并使水墨有了更新的发展;而“新水墨画”则是在大胆挪用西方现代艺术方法论的同时,通过对传统的改造,进而开拓水墨发展的新天地。此次展览首次将“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这两种不同形态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集中展示在相邻的空间里,而不同优秀作品的并置不仅可以让艺术家们进行平等的学术对话,也有利于理论家全面深入地理清“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发展的线索,以研究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在新形势下的异同之处与各自的艺术规律。
“相同的媒材,相异的体系”是鲁虹对“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关系的概括。他告诉记者,“从此次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二者各有优长,都有值得研究之处。它们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并不想对两者的定义做探讨,而是希望将他们放在一起,形成一种交流。”
在展厅的一边是“新中国画”,另一边是“新水墨画”,这种对照让观众可以直观感受两种不同艺术体系的特色。此次展览邀请的都是在当代画坛非常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从新中国画部分的刘大为、王明明、周韶华,到新水墨画的梁铨、田黎明等人,可以说是大腕云集。可以说,这也是对当代水墨艺术的一次很好的检阅。
本届双年展的一大亮点是在深圳美术馆举行的“鹏城墨韵”专题展,其旨在还原艺术作品自身的水墨语言,以真实、直白的方式呈现给观者,展出近30位深圳本土水墨画家的作品。在过去八届双年展中,深圳本土艺术家以不同方式参与双年展,但并未以集中亮相的方式呈现他们对水墨的探索。
策展人游江在谈及策展的缘起时表示,每一届双年展均有深圳本土的艺术家入选参展,从城市山水画、都市水墨到设计水墨,很多本土的艺术家借助水墨双年展的平台,创作出了一批具实验性、前卫性的优秀作品。“当下,深圳本土艺术的创作风格日趋成熟,在多元的审美观下呈现出多元的艺术表现,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
游江介绍说,在本次展览中呈现出两个方面的探索,都市水墨开拓水墨创作新天地。自从1992年,深圳画院院长董小明发起“深圳画家画深圳”活动之后,深圳的一部分画家开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关注城市题材,用传统的水墨与宣纸来表现飞速发展的城市景观。其次,“笔墨当随时代”创造水墨创作新语言。深圳的本土艺术家关注现实,审视自身,以传统技法为根基,将传统笔墨和实地写生相结合,自由地铺排画面和调度空间层次,使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充满和洋溢着时代气息。
传统水墨如何展现现代精神?深圳本土的艺术家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比如这次展览展出了抽象水墨艺术家梁铨《茶系列》两幅。梁铨用传统的中国画托裱方式将裁剪的宣纸一块块、一条条地反复叠加拼裱在亚麻布上,有时是水墨有时上色,而且让线条展开,如此的拼贴叠加让平面一直保持了自身延展的可能性。
自称“一脚在泥土里,一脚在都市里”的本土艺术家邹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对水墨的探索时表示,新水墨更注重的是对当下现实的一种思考与反思,用传统的技法去展现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与前辈艺术家们大多用拓印、拼贴等手段突破水墨语言不同,今天的青年艺术家已经完全不再拘泥于毛笔和墨水,他们把水墨的元素、水墨的精神巧妙地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使得很多作品虽然不见水墨,却不失传统。譬如,本次展览中最年轻的画家,生于1985年的苗瀚文,现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他由自己学习传统工笔画和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经历,探索一种既不同于古人,又有别于西方的艺术语言。他说,“希望通过传统水墨展现年轻人的一种生存状态。”